时评观点

余淼杰:70年四阶段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伟大实践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长期不懈的积极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事实上,这一新格局是通过四个阶段的努力来逐步实现的。这四阶段的探索也是对党中央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最好的实践和体现,它不仅体现着我国开放的魅力、开放的信心和大国的担当,更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是我国全面开放的准备阶段。三十年的艰苦奋斗使我国初步建立起门类齐全、品种完整、体系完备的工业体系,我国的对外贸易金额也从建国初的11亿美元增长到206亿美元,增长了20倍,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可以说,没有建国后的前三十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我国就不可能今天成为全球的“世界工厂”,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有我国今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世纪之交,是我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主要是广度开放,主要体现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开放的进程。1980年,国家开放深圳等四个港口城市,这是“点”的开放;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再次开放沿海14个港口,并设立6个经济三角洲,外贸开放由点推到线;1992年之后,在中部东部多个省份设立了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也就从沿海一条线扩大到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夕,国家又逐步设立了60多个出口加工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广度。
 
 对外开放的第三个阶段是深度开放阶段。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我国重点深化开放强度。这阶段的成绩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经过15年的不懈谈判,我国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出口所面临的关税壁垒大幅度下降,企业出口迅速提升,并在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一国的出口占了全球出口的一成以上。
 
第二,通过加工贸易形式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向全球提供价廉物优产品。在这一阶段,加工贸易占了我们出口的“半壁江山”,这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贸易形式不但可以创造就业,还可以通过进口高质量的中间品,使得国内企业能够借鉴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生产率,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时,加工贸易的形式也帮助我国的进口来源贸易伙伴实现更高的开放水平,出口更多的原材料、中间品到我国。第三,在这阶段,我国主动不断降低关税和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大力推进贸易全球化。事实上,入世以来,我国历年的进口应用关税明显低于世贸组织规定的可征税率,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进入全新的第四阶段,一个覆盖全、层次多、梯度深、行业广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正在快速高效形成。这一阶段开放成绩斐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 高标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绩斐然。我国在成功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于2013年在上海设立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四个方面上发力,并取得突出成绩。首先,外资企业可以享受准入前国民待遇,在投资领域方面则是推行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其次,出台多项措施推行贸易投资便利化,大幅度降低贸易成本;再次,大力推行“放管服”,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目前我国的营商环境已经在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最后,因地制宜,顺势推出金融创新,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向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服务业开放。各个自贸区积累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则为其他自贸区所借鉴采用。自贸试验区从上海一枝独秀到目前覆盖18个省份,自贸区建设不断持续扩大,已经包含了所有沿海省市以及多个沿边、内陆省份。自个自贸试验区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共性,也有适合本区所独有的特色。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第二,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相成,协同发展。如果说目前的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长江中部、成渝新区、西安城市群五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高原”那么,自2015年起,由商务部主导的五大城市群中济南、东莞等12个城市的开放性经济新试点试验则可称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峰”。这些新试点城市强调“开放中的改革”、“改革中的开放”。基于这些城市的成功试点,当前进行的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得以顺利推行。
 
第三,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自由贸易港是目前世界上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模式。自十九大新时代以来,我国加快建设全面贸易开放新格局,积极探索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岛自1988年升格建省以来,在对外开放特别是服务贸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利用海南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我国最大也是开放程度最高的自由贸易港,是当前对外开放的一个重点。同时,也应该看到,自由贸易港不只包含自由贸易海港,也可以考虑自由贸易空港。目前,成都、西安、郑州等内陆城市所在省份也相应成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这些城市与中亚、欧盟等地贸易不断增加,“城市双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一日千里。不远将来,如在内陆地区设立自由贸易空港,必将会进一步完善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
 
第四,双向投资成绩辉煌。正如商务部钟山部长日前撰文指出的,我国目前是全球引进投资的第二大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施对外资企业“免二减三”的优惠政策,今年的人大会议又审议通过了外资“三法合一”的决议,真正使到外资企业享受国民待遇,切实感受到“宾至如归”。同时,自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加速走出去,在2017年达到了全球对外投资流量的9.9%,占全球第二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形式丰富,方式多样,既有资源利用、工程建造;也有着眼于产业转移、市场开拓。对外直接投资不只有利于我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厂商利润水平,也给东道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春满园”。
 
总之,70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全面开放,逐步深入融入到全球一体化体系,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持续提升,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同时,不断推进贸易便利化,实现贸易自由化,助力构建统一自由的国内大市场,并使一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潜力,彰显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从这个角度上说,正是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构建,使得中国经济在当前负责的国际经贸格局中能够“不畏浮云遮望眼”,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教授
原文刊于《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