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观点

余淼杰:特朗普就职演说与渐行渐远的“美国梦”

自当选以来备受争议的特朗普先生终于上台,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了。在就职演说中,他多次强调他会“对所有美国人效忠”,他会成就所有美国人的心中的梦想。真是这样吗?美国老百姓在特朗普上台后真能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美国梦”吗?

何谓“美国梦”?说到底,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普通老百姓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只要努力肯干,就一定会有机会,能过上体面的中等阶层的生活,甚至跻身上层社会。二是他们这一代的生活一定会比上一辈好,说白了,就是“明天会更好”。

今天的美国真能这样吗?先来看看第一点,相对于七八十年代,普通老百姓有没有更多机会过得更好?自然,今天美国的人均收入已达四万多美元,老百姓不太可能饿肚子。但这个人均收入也美国可以大手大脚地过日子吗?当然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个收入,自然不能乘以6或7,换算成人民币,想象成在中国的水平。事实上,大部分美国人生活都是很省的,有多少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尽快储蓄换部新车?普通代步新车能有多少钱,也就是两万美元左右。

再举个例子。名牌大学的教授公认为收入较高的中等阶层。那么?大学教授过得惬意吗?加州是美国最富有的州,但拿到终身教职的加州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税前年薪也就十三四万美元,如果家里有孩子,不得已太太找不了工,只能呆在家带小孩。一家就靠这点收入,日子恐怕也不太容易潇洒起来。

明眼人就看出问题了:如果大学教授都只这个收入的话,普通蓝领工人怎么办?何来的人均收入四万多美元?问得好,这正是问题的症结。

美国大部分的财富都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目前,美国收入最高的5%富裕家庭总收入全国的财富的22%,正是因为这“一小撮”富豪,直接有力地拉升了美国人均财富水平。2015年,收入最高的5%美国富人家庭收入为2.2万亿美元,是收入最低的20%底层家庭总收入的7倍。试想,如果这5%的富豪全部移民的话,那美国老百姓人均收入肯定直线掉下来,就收入而已,美国说不定也就是全球二流国家而已。

冰冻三尺,自非一日之寒。美国的贫富差距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就很厉害了。如美国经济学家估算,在过去三十年中, 58%的财富都留到了前1%的家庭口袋里。危机之前的2007年,对冲巨头鲍尔森(John Paulson) 挣了37亿美元,是普通美国老百姓家庭收入的74000倍。

再细想一下,又有多少年轻人能够二十年如一日,刻苦读书,拿到博士学位并取得终身教授的铁饭碗?不消说,自是凤毛麟角而已。换言之,如果出身卑微,又没过人天赋和毅力,想在当今的美国出人头地,跻身中上等阶层,谈何容易?相反,看看老布什一家,特朗普一家,家族的年轻人不必出类拔萃,但老子英雄儿好汉,自然也可以招摇直上。说到底,今天的美国,何尝不是“拼爹”的年代?再加上目前全球经济疲软,机会寥寥,也难怪大部分美国年轻人倍感失落、迷惘。

特朗普总统的就职演说中,多次提到人民,高调得很。但看看他的新任内阁提名中,石油大亨是国务卿、华尔街大佬居财政部长、亿万富翁任商部长。不难看出,原来新总统的人民指的就是这1%的富豪。而且,都是先富再贵,妙不可言。当然,别忘了,总统先生本来就是亿万富翁。真是价真货实、如假包换的资本巨鳄统治的资本主义国家。

再来回味一下美国大选。如果特朗普跟奥巴马一样只是个中产阶层,穿不起奢侈名牌衣服,开不了豪车,他能当选总统?恐怕初选都无法胜出。对特朗普而言,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他是万万当不了美国总统的。在这次大选中,金钱与政治比以往融得更深更黑。相比之下,平民总统奥巴马更让人怀念。也难怪这次参加总统就职典礼的观众以八年前奥巴马走马上任之时,少了大半,冷清得很。美国知识界文艺界人士更是纷纷抵制,以受邀为耻,最后干脆用脚投票,不闻不问,眼不见为净。

这样的一个亿万富翁总统,上台之后,能真正为普通老百姓利益着想,而不被利益集团所左右?要知道,屁股决定脑袋。马克思的那句老话实在经典: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必怀疑,特朗普先生说的会比唱的还好听。当然,有或者他所指的人民就是那1%的既得利益者。

看来,新总统的这四年,美国梦的第一个目标就有点扯淡了。那来看第二个指标,美国明天会更好吗?

新总统就职演说中,如同他的竞选政纲一样,再次强调要逆全球化,走“孤立主义”路线。反复强调“每一个贸易的决定都会为了美国工人和美国家庭的利益而做出”,过去美国之所以出现贸易逆差,是因为其他国家“生产了本属于我们的商品”。

一看就知道特朗普先生经济学得不好。自由贸易体系之下,美国贸易逆差是因为大部分制造品没有比较优势。相比之下,其他国家商品物廉价美。怎么能说这些产品就应该由美国来生产?不管如何,毕竟特朗普是全球第一大经济国家的总统,就职演说应该有起码的水准。看来,这次,美国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们都真的不屑与新总统同流。

当然纲领之中,也不是没有一点亮点,如果特朗普真能加大美国的基础设施投入,学当年罗斯福“新政”,用积极财政政策拉动国内经济,多少也许能增加点就业岗位。但细想一下,这招其实帮助不大。理由很简单。

第一,目前美国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虽说有所老化,但绝对不至于明显影响其国内贸易。想通过提高贸易投资便利程度来促进国内贸易,对新兴工业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管用,但对老牌发达国家美国,贸易空间提升不大,恐怕会“事倍功半”。

第二,如果美国继续强化贸易保护措施、挑起国际贸易摩擦甚至是“贸易战”,国外的需求没有了,就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又有何用?毕竟,通过增加基建的方式是很难扩大就业岗位的。如果失去了近六十亿人的国际世界,着力于四亿人的国内市场,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第三,全球化是二战以来的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美国国内固然不弱,但也只占了全球经济的五分之一而已,如逆“全球化”潮流而动,岂不螳螂挡车,自不量力?何其不智也。说到底,是没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大水靠堵是不行的。长期下去,美国一定很快速地丧失其全球老大的宝座。

在特朗普总统的就职仪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撕裂的美国。在背后,则看到了一个期望失落的美国。特朗普时代,恐怕“美国梦”会渐行渐远。

(作者余淼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原文刊于人民日报-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