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观点

余淼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5月底第四届“京交会”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开启服务贸易新时代。相对于商品贸易来讲,老百姓对服务贸易就陌生得多了。什么是服务贸易?我国的服务贸易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中国的外贸有没可能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服务”?请容我为看君一一道来。

揭开中国服务贸易的面纱

所谓商品外贸,自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服务贸易呢?其实说到底也是一样,只不过卖家卖的不是商品,而是服务。说来也有趣,世界各国界定用来国际贸易的商品,口径是相当一致的。各国的标准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有个国际统一协调编码体系,每个产品有个十位码的标准,先粗到细一步步往下分。各国在前面六位的分类是一致的,但到了后面细分的子类科目就会有所不同。

但服务贸易就大相径庭了。各国规定的服务贸易分类一开始就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是有历史的原因。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不一样,各国为了自家的利益,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想尽可能地保护本国服务业的利益,所以对服务贸易的定义也就不同。

不过,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努力下,最后各国还是找到了交集。简单说来,服务贸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自然人流动。比如说中国一家企业请了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克鲁格曼教授来中国做讲座,并付给课酬,就相当于中国进口了美国的服务。二是境外消费,比如克鲁格曼教授在中国讲完课后,还游山玩水,这就相当于是中国出口给美国人的旅游服务。又譬如克翁不习惯中国饮食,还是喜欢吃美国人开的麦当劳餐厅。因为这家餐厅是美国人开的,这就属于第三类服务贸易——商业存在。最后,克翁坐国航的头等舱飞回美国,则可以归为中国的运输服务出口,算成是所谓的“过境支付”。

这样看来,这些服务贸易好像都不是什么大手笔,跟中国的一个个集装箱商品贸易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也不是没道理。去年中国的商品贸易是接近4万亿美元,中方顺差就有6千亿美元。而去年我们的服务贸易只有7千亿美元,总量就比商品贸易的盈余多点。就比例看,也只占中国商品和服务总贸易额的一成半。而有意思的是,跟我国大量的商品贸易盈余不同,服务贸易还是年年赤字,去年的赤字就有1千多亿美元。比起“中国制造”来,“中国服务”目前看来的确有点寒碜。

但俗话说得好,货要比三家。中国服务贸易比起自家的商品贸易,自然只是一个小零头。不过比起其他国家来,中国服务总量还是排在前头的。去年我们的服务贸易总额就已经排到全球第二,只排在美国的后面。就算是跟中国货物贸易比,去年中国货物贸易增数为负,比前年下降了7%, 但服务贸易却是逆势上扬,比前年上升了3%,排名也从全球第三位上升到第二把交椅。

“中国服务”大有可为

理解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大致概况之后,下个问题是以后中国的外贸到底是靠商品贸易还是靠服务贸易,是要“中国制造”还是要“中国服务”?

无需多言,中国的商品外贸现在可谓是举步维艰。道理很简单:全球经济疲软,自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经济并没有完全复苏。欧盟和美国是中国商品出口的两大目的地,但欧盟经济特别是南欧各国经济根本没有起色,弄不好欧盟老大之一的英国近期还会拂袖而去,公投离开欧盟。所以,中国的出口根本不能指望欧盟。

那美国呢?美国的经济是好点,但问题在于“中国制造”越来越难以在美国立足。原因有二。一是中国自身的原因。我国自2004年以来,劳动力工资已明显上升,目前中国的工资比起越南和墨西哥来讲更高,中国商品特别是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对于这些国家毫无优势可言。第二个原因则是外因。自从美国跟越南等东亚国家签订了TPP以来,因为美国跟这些国家已是自由贸易区内国家,所以内部都是免关税的。中国虽然加入了WTO,美国对我们征收的关税也不高,但无论如何,比起越南等国来,是真的一点优势没有。从这两个角度讲,哪怕现在美国经济温和复苏,中国也很难期望对美出口会急剧上升。

但服务贸易不同。相对于商品贸易而言,服务贸易的提供相对比较简单。比如说,生产一部小米手机,企业自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中间投入品,而且还要租建产房,这些要素差一不可。但是服务贸易却不一样。提供一种服务往往只需要一种要素,或者是劳力,或者是资本、资源就行了,相对比较简单。换言之,企业有可能在没有生产的比较优势下,可以找到服务的比较优势。更有甚者,商品贸易总是可比的,但服务却可以是独特的。就以旅游贸易为主,全世界只有一座泰山,只有一条长城,这就是资源的独特性。可惜的是,目前我们的旅游服务还大多数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开发利用中,服务产品的附加值还是相对比较低。又比如我们的中医和中药服务,都是国粹,而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如果中国能够大力挖掘各种服务要素的资源的话,中国的服务贸易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要注意的是,服务贸易大有可为,不等于说我们要放弃商品贸易。事实上,这两者可以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海尔空调出口空调到美国,可能会在加州租借办公室开个售后服务中心,这就是商品和服务贸易的相辅相成。在这个角度上,正如原外经贸部龙永图副部长所说,对一些产品而言,两者的关系甚至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商品出口是“皮”,服务出口是“毛”。

再从宏观的角度看,保持“中国制造”的规模,提示“中国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和质量应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核心关键。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强国可以超越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而成为世界强国的。如果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英伦三岛不可能发展为“日不落”帝国。如果美国不在1894年工业就超越英国的话,美国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今天的头号经济强国。所以,中国断不能过早放弃实体经济的发展,一味只强调发展服务业,否则就有可能使中国经济成为没有坚实支撑的“空中楼阁”。事实上,哪怕今天的美国,奥巴马政府依然强调“重振制造业”,强调出口五年倍增。头号经济强国尚如此,难道我们不应该也冷静地想想?

总之,中国目前宜稳住商品贸易,同时大量发展服务贸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那么,如何发展服务贸易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刊于腾讯《大家》